周末,阳光正好,我来到了A城的中心广场。广场上热闹非凡,眼前的景象却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一群孩子在广场上各自忙碌着,有的正兴致勃勃地给鸽子撒着食物,鸽子们咕咕叫着争抢;有的奋力奔跑着放风筝,五彩的风筝在天空中肆意飞舞;还有的在专注地打陀螺,那陀螺在地上飞速旋转,发出嗡嗡的声响,我不禁想起小时候,我们都管这叫“打牛”。另一边,几个小女孩正认真地摆家家,模仿着大人的模样做饭、照顾娃娃;不远处还有孩子专心致志地制陶器,身旁的画架上,有孩子用画笔描绘着眼中的世界,还有几个孩子跟着音乐欢快地跳舞。他们穿着各种各样的衣服,就像一群自由自在的小精灵,各自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看起来毫无关联。
不仅广场上,附近的大街小巷里也到处都是孩子的身影。我路过一户人家门口,看到几个小孩正趴在地上玩玻璃弹子,那一颗颗晶莹的弹子在阳光下闪烁,一下子把我拉回了童年,我小时候也曾对这玩意儿痴迷不已。
这场景实在奇怪,孩子们不上学,在这儿尽情玩耍,就好比庄稼地里不见庄稼生长。我好奇地观察了许久,只见孩子们个个都玩得全神贯注、酣畅淋漓,仿佛上学这件事早就被他们忘到了天边。
我忍不住走到三个玩玻璃弹子的小男孩旁边,蹲下身子问道:“小朋友们,你们怎么不去上学呀?”
其中一个小男孩头也不抬,随口说道:“不用上学啦。”
我追问道:“为什么不用上学呢?”
小男孩抬起头,理所当然地说:“要玩儿呀。”
我疑惑地说:“难道学校放假了?可这离暑假还早着呢。”
小男孩眨了眨眼睛,认真地说:“现在到了玩耍的时间啦。”
我继续追问:“不上学,就只是为了玩吗?”
小男孩肯定地点点头:“就是玩。”
我又问:“那要玩多久才回去上学呢?”
小男孩想了想,回答道:“半个月。”
我越发好奇:“是谁规定这半个月可以玩呀?”
小男孩挠挠头:“没谁规定。”
“那到底为啥呢?”我打破砂锅问到底。
小男孩歪着头说:“为了纪念一个同学。”
我接着问:“那个同学现在在哪里呢?”
小男孩耸耸肩:“我也不知道。”说完,又继续玩起了弹子,把我晾在了一旁。
我决定找个大人问问清楚。这时,我看到一户人家门口,几个孩子正在专心制陶,手上、脸上、衣服上都沾满了陶泥。旁边站着一位中年男子,一脸无奈又带着些羡慕地看着孩子们,我猜他可能是其中一个孩子的父亲。
我走上前去,笑着说:“大哥,能讨口水喝吗?”
他热情地招呼我,赶忙沏了一杯茶,还搬来椅子,似乎生怕我马上就走,看来他也是个被孩子们“排挤”的大人呀。
我坐下后,便向他请教孩子们都在玩耍的原因。
他笑了笑,摆摆手说:“玩吧,玩吧,让孩子们放松放松。”
我追问道:“大哥,到底是为啥呀?”
他神色有些凝重,缓缓说道:“为了纪念一个孩子。”
我有些诧异:“纪念一个孩子就都出来玩耍了,那孩子是不是特别贪玩呀?”
他摇摇头,认真地说:“不是,那是个从来都不会玩耍,也不会淘气的孩子。”
我好奇地问:“您认识那个孩子吗?”
他回答:“不认识。”
我更加疑惑:“那这个孩子是怎么让全城的孩子都放开来玩耍的呢?”
他叹口气,缓缓说道:“没有发动,真的没有。去年,那孩子突然住院了,医生都查不出他得了什么病。他在病床上躺了半个月,就像一棵得不到水和阳光的树苗,一天天枯萎下去。这半个月里,他什么话都不说,直到最后一天,他爸爸妈妈问他想要什么,他说,他想要玩耍。”
我忍不住脱口而出:“那他玩耍了吗?”
他神色黯然:“孩子没这个机会了,他走得太早。那孩子成绩特别好,每门功课都是全年级第一,只要成绩稍微降一点,他就会哭,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孩子的爸妈特别后悔。”
我又问:“后来呢?”
他说:“后来,也不知道是谁发起的,每年这半个月,都让孩子们痛痛快快地玩,来纪念那个孩子。”
听完这些,我不禁感慨,很多孩子或许都不知道背后的原因,那个从不懂得玩耍的孩子,却用自己的方式,为其他孩子换来了这尽情玩耍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