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无处不在,无时不刻不在我们的生活中回荡。但有些声音,却让我们感到极度不适。为了探究这一现象,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者们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他们邀请了13名志愿者,播放了74段不同的声音,并观察他们的大脑活动。
一、声音的感知与大脑的反应
当志愿者们听到声音时,研究者们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他们的大脑活动。他们发现,当声音变得难听时,大脑中的杏仁体区域会变得更加活跃,这一区域对难听的声音反应强烈。
二、音频与感受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当声音的音频介于2000赫兹至5000赫兹之间时,人们的耳朵最为敏感,但同时也感觉最难听。这种对高频声音的厌恶感,部分来源于我们的生理反应,部分则来源于心理反应。
三、为何我们讨厌尖锐的高音?
尖锐的高音为何会让我们感到如此不适呢?原来,当杏仁体接收到这种音频时,会传达出痛苦的信息给听觉皮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头皮发麻,甚至全身起鸡皮疙瘩的原因。
四、声音的进化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像指甲刮黑板或玻璃这样的声音,其音频与新生儿的哭声相似。新生儿的哭声往往让父母无所适从,这很可能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存本能,以确保新生儿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照顾。
五、最令人讨厌的声音排行榜
根据实验结果,人类最讨厌的声音排行榜前五名依次是:刀子刮玻璃瓶声、叉子刮玻璃声、粉笔刮黑板声、尺子刮玻璃瓶声和指甲刮黑板声。这些声音都让人感到极度不适,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相符。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人类对声音的感知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更加注意避免制造这些令人不悦的声音,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