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表扬是一种常用的激励手段。然而,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可能一直在用错误的方式进行表扬。当我们赞扬孩子的个人品质而非他们的努力时,这可能会对他们的自我认知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在他们遭遇失败时。
一、表扬的误区
过去几十年,表扬被广泛认为是提升孩子自尊和自信的有效手段。然而,自19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不恰当的表扬方式可能会适得其反。研究者发现,过分强调孩子的个人品质,如“你真是个天才”或“你总是这么棒”,可能会让孩子在失败时感到更加羞愧和挫败。
二、实验证据
在一项涉及数百名儿童和家长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低自尊的孩子更经常接受针对个人品质的表扬。当这些孩子失败时,他们会感到更强烈的羞愧感,从而降低自我价值感。相比之下,那些因为努力而受到表扬的孩子更能够将失败视为暂时的挫折,而不是个人价值的缺失。
三、东西方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的结果可能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所不同。在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强调个人主义和自我价值的观念较为普遍,因此表扬个人品质可能更为常见。然而,在东方国家如中国,表扬的方式可能更加注重集体和社会的价值,因此可能较少出现上述问题。
四、正确的表扬方式
那么,如何正确地表扬孩子呢?专家建议,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努力过程而非结果,以及他们在面对挑战时所付出的努力。例如,我们可以说:“我看到你为了完成这个项目付出了很多努力,你的坚持和专注真的很棒。”这样的表扬方式能够让孩子感到被认可和鼓励,同时也能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
五、实践应用
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正确的表扬方式至关重要。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辞和态度,确保我们的表扬能够真正起到激励和鼓舞的作用。同时,我们还应该教会孩子如何正确面对失败和挫折,让他们明白失败并不意味着个人价值的缺失,而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