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对于每一个学子而言,都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在高考期间,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都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近日,心理专家提出了一些建议,帮助考生和家长更好地应对高考压力。其中,专家特别强调,家长在高考当天最好不要在场外陪考,以减轻考生的心理压力。
一、高考前的准备工作
专家指出,在高考前一天,考生应该先到考场熟悉环境,了解教室安排、厕所位置等,这样可以减轻在陌生环境中产生的焦虑感。同时,考生还应该将准考证、考试用具等统一放入书包,并在每场考试结束后检查证件是否齐全,避免遗落在考场。
二、高考当天的注意事项
1. 考生应提前规划好到达考场的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提前15~20分钟到达考场为宜,以避免等待时间过长导致的焦虑情绪。 2. 如果在考场上遇到噪音干扰,如监考老师的脚步声、其他考生快速翻阅试卷的声音等,考生应该学会不去理会这些干扰,保持专注力。 3. 当遇到脑袋空白、思维短路的情况时,考生不必惊慌,可以尝试闭上眼睛做深呼吸,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和催眠来平复情绪,整理思路。
三、家长的角色与责任
1. 家长在高考期间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给孩子增加额外的心理负担。一些鼓励的话语和肢体语言,如拥抱、拍肩膀等,就足以表达对孩子的关爱和支持。 2. 家长自身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影响孩子的情绪。高考只是人生的一次经历,要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 3. 家长在送孩子去考场后,应尽快离开考场周边区域,不在场外陪考。这样做既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也能让孩子更专注于考试减少来自家长的压力。
四、考后的心理调适
1. 每场考试结束后考生应避免与他人对答案尽快离开考场适当休息并集中精力准备下一场考试。 2. 全部考试结束后家长和孩子都应理性看待考试成绩不纠结于一时的得失共同为接下来的志愿填报和人生规划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