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的道路上,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俊俊,这个11个月大的乖宝宝,总是以他的乖巧和懂事赢得人们的称赞。当妈妈去上班时,他从不哭闹,只是静静地等待;当妈妈回家时,他会用笑容迎接,然后又自顾自地玩耍,从不给妈妈添乱。然而,医生的一席话却让妈妈陷入了深思:俊俊并没有建立起安全型依恋,这对他的成长并不利。
亲子依恋,是婴儿与抚养人之间在身体和心理上保持亲密联系的一种倾向。这种依恋是逐渐发展的,通常在宝宝6-7个月大时开始显现,3岁后逐渐能够耐受与依恋对象的分离,并开始习惯与同伴或陌生人交往。亲子依恋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和反抗型。安全型依恋的宝宝在妈妈在场时能够安心地探索和玩耍,对陌生人也能积极回应;而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的宝宝则可能表现出对妈妈的冷漠或矛盾态度。
俊俊的情况引起了妈妈对亲子依恋的深入思考。她意识到,母爱与感情依恋是孩子心理发育的“营养剂”,而各种教育环境的刺激则是心智潜能的“开发剂”。为了让俊俊建立起健康的依恋关系,妈妈开始调整自己的育儿方式。她更加积极地与俊俊互动,尽可能地满足他的需求,给予他更多的爱抚和鼓励。
随着时间的推移,俊俊的变化逐渐显现出来。他开始更加依赖妈妈,会在妈妈离开时表现出不安,会在妈妈回来时高兴地迎接。看到俊俊的进步,妈妈深感欣慰。她知道,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俊俊正在朝着健康、快乐的方向成长。
在育儿的道路上,母亲的作用至关重要。她不仅是宝宝生理上的“供养者”,更是宝宝心理上的“安全岛”和快乐的源泉。因此,母亲们要珍惜与宝宝相处的每一刻,尽可能地给予他们关爱和陪伴。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宝宝建立起健康、安全的依恋关系,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