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程心理 > 心理文库

孩子不要太宝贝

不自信的小丫

不自信的小丫

03-16分享我读过的心理文章。3

孩子不要太宝贝

  

  今天,我在心理门诊值班。一位精神萎靡的少妇与我面对而坐,还时不时的唉声叹气。她说,自己特别疼爱独生儿子小明,经常会冒出孩子发生意外或受委屈的预感——尽管孩子每天都过得好好的。她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种情况,在当代职业女性中颇为常见。

  是的,时至今日,当宝宝呱呱落地又造成一个伟大的母亲时,那母爱已不像作家们先前所称颂的那般浪漫了。现代生活中的一些年轻母亲们,时常为爱子而自扰。孩子的降临,使她们背上沉重的爱字牌精神十字架。这是一种不正常的育儿心理。正是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她们的某些行为会幼稚可笑,会有违科学,并因之而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从而出现母子感情均逆向演绎,各自的心理都变得十分脆弱起来。

  现在,只生育一个孩子,母亲们本应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事业。然而,孩子牵着慈母心,自会有些“爱子心切”者,时时为孩子各方面而自寻惊恐。我曾见过这样一位母亲,她把孩子视为生命中独有,时常为4岁的儿子担忧,总想着他会突然生病、发生意外伤害,甚至会被绑架等等。

  她在公司上班,有时在百忙之中,也会突然出现这类不祥念头,逼得她丢下活计,打的去幼儿园探望;孩子分床以后,她半夜里会突然惊醒,到外屋去抚摸孩子是否发烧,解开其衣裤看是否生疮长疖……这些以至事后自己都感到可笑的心理和行为,弄得她日夜不安,并在日后的生活中依然频频发生。

  倘若是儿子感冒咳嗽、肚疼拉稀、刀针小伤,她更是走火入魔。明知不碍大事,也会在一天之中走上几家医院,找上几个大名医,求其把“好药”都用上,惟恐孩子病情突变而有个闪失。直到孩子病愈,才稍事安定下来。你看,这到底有无必要如此自扰?

  孩子是个宝,独生子女是宝中宝。尽管科学育儿知识随处可见,但总有那么一些母亲,对此种“强化教育”无动于衷而依旧我行我素。她们明知溺爱放纵孩子对其心身发育不利,但在按科学育儿方法哺育孩子时,又怕委屈孩子而却步不前。

  还有一位母亲,她总是把孩子留在身边,怕孩子外出和同伴嬉戏时受到欺负;当然,学骑车、学游泳等体育活动,更是她清规戒律中的首忌;她让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不让做家务事和自我生活中的小事,甚至连幼儿园老师布置的家庭小手工,她也抢着去帮孩子完成。你看,这样的孩子又怎能达到心身健康发育?

  把母爱置于自扰之中的年轻母亲们,其心理又是很压抑的。时常的过分细心和无端忧虑,以及违背自己意愿的种种爱子行为,并不能享受付出母爱的情趣。较为严重者,会在一定时间(特别是孩子2~6岁期间),发生轻重不同的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性格和感情亦随之变得十分脆弱了。当然,在这种畸形和脆弱母爱的自扰中,会累得心身疲惫,勤于事业已是天方夜谭了。

  孩子本无事,慈母自扰之,对孩子情感的负性影响,更是不可低估。母亲的情绪是孩子心灵的晴雨表,时常表露惊恐与紧张。睡中无端地抚弄孩子,会影响其睡眠质量。小伤小病被拖着去四处求医,有可能加重病情及贻误治疗。对孩子的溺爱与放纵,更有碍其心身健康发育。过多地把孩子拥在身边,使之失去群体生活的机会,久之会出现孤僻、脆弱的性格。

  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地当“小皇帝”,日后的生活处事能力极差将遭受嘲笑,自尊心受损。母亲在学习上的“捉刀”,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性,丧失学习自觉性和进取心。由于母亲自扰而对孩子处处都特别关照,会使其感到生活就这么简单的天真,必将酿就狂妄自大的潜性,以致稍遇挫折便无法应付,措手无策中发生某种不良行为。

  自寻惊恐并因之所致的溺爱放纵,是一种脆弱的母爱。在这种脆弱母爱影响下,会产生脆弱儿童。由于母子间有相同相近的多种脆弱表现,故统称为“母子脆弱综合症”——这也是医学界较为重视的一种心理疾病和“现代文明病”。所以,将母爱置于自扰中的年轻母亲们,首先应进行自我调适,不必为孩子的自然成长而忧心忡忡。事实早已表明,只有持健康的母爱情趣,才能让孩子经风雨见世面而学业有成与心身健康发育,才能使家庭充满和睦与温馨!

阅读全文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还没看够,进入 "心理测评" 瞧瞧

推荐测试

更多 >
  • MBTI职业性格测试完整版MBTI职业性格测试完整版
  • 九型人格测试完整版九型人格测试完整版
  • GATB职业能力倾向测试GATB职业能力倾向测试
  •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完整版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完整版
  • 人格障碍筛查测试 PDQ-4+人格障碍筛查测试 PDQ-4+
  • 精神分裂症测试精神分裂症测试
  • 斯坦福智商测试题-II斯坦福智商测试题-II
  • 人际关系测试 升级版人际关系测试 升级版
  • 大五人格测试 完整版大五人格测试 完整版
  • 女生颜值测试女生颜值测试
  • 通用人职匹配测试(RCCP)通用人职匹配测试(RCCP)
  • 婚姻质量测试 专业版婚姻质量测试 专业版

相关文章

更多 >
  • 单亲妈妈心得:不避讳谈性坦诚交流早恋

    单亲妈妈心得:不避讳谈性坦诚交流早恋

    昨日,记者联系上楼主雨晴风暖,她告诉记者,目前正有出版社商量,将帖子整理集结出书。儿子5岁时,雨晴风暖就与丈夫离婚,现在孩子13岁,上初一了,她又调整工作,将自己一半的精力用于照顾培养儿子。雨晴风暖说,生活中她发现很多家庭都遭遇了孩子青春期教育的困惑。刘先生透露,目前公司与雨晴风暖已达成合作协议,准备集结出书。
  •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150%的过度学习最适宜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150%的过度学习最适宜

    诸如此类的遗忘现象举不胜举。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为了尽量减少旧有经验的影响,选用由三个字母组成的“无意义音节”,如dit、vom等作为实验材料,将l0一36个这样的音节组成一组。过一段时间,背不出来或背不全,就重新学习,直到再次达到刚能背出来的水平。由此,研究还发现过度学习,有助于加强记亿和保持。一般认为,150%的过度学习是最适宜的,既能取得一个最佳的记忆效果、又不浪费时问和精力。
  • 中国孩子为何总是爱抱怨父母

    中国孩子为何总是爱抱怨父母

    的确,心理学家们一致认为,父母的过分关注或责骂,都会给我们留下隐秘而深刻的伤痕。接受自己的父母并不是要求我们否认负面的东西,而是允许孩子接触父母完整的内心深处。接受自己的父母,需要放弃对理想父母的不切实际的幻想。每个人只有在家族血脉的代代相传中,在生儿育女、并受他们指责的过程中,才能学会接受。只有尊重这个事实,我们才能成为自己。
  • 赵悦玲:单亲家庭就是残缺吗?

    赵悦玲:单亲家庭就是残缺吗?

    本期的主讲人是12355副主任、讲师团讲师赵悦玲。赵悦玲长期从事一线的心理咨询工作,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讲座中穿插了大量鲜活的案例,表述生动。而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大量单亲家庭中,赵悦玲表示,单亲母亲大多呈现敏感、胆小、文化层次较低的状况。赵悦玲认为,其实这是一种认识的误区。赵悦玲认为,单亲家庭中,父母的教育问题更重要。赵悦玲说,有人认为离婚是人生败笔,是失败,每个生命都有缺陷,缺陷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 最伤孩子的十句话,父母千万别说

    最伤孩子的十句话,父母千万别说

    [第一句]“笨蛋,没用的东西。”
汉程心理,专业心理评测
  • 情感
  • 智商
  • 情商
  • 财商
  • 人格
  • 性格
  • 抑郁
  • 社交
  • 职业
  • 儿童
  • 女性
  • 健康
  • 趣味
  • 更多
心理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