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有一种伤害,它看似无形,却比实实在在的体罚更具杀伤力,那就是心理惩罚。
就拿恐吓、冷落孩子来说吧。生活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一调皮或者犯了点小错,家长那火蹭地一下就冒起来了,下意识地便甩出诸如 “不要你了”“把你扔出去” 之类的狠话来吓唬孩子。孩子呢,年纪小,哪禁得住这般恐吓呀,往往是吓得小脸煞白,为了不让爸爸妈妈 “抛弃” 自己,只能乖乖 “就范”。可别小瞧了这一次次的恐吓,它带来的不良影响那可是一连串的。孩子的内心会被恐惧填满,变得胆小如鼠,情绪也像坐上了过山车,极其不稳定,时常陷入紧张、焦虑、抑郁的状态里,还变得敏感多疑。更可怕的是,长期处于这样的心理压力下,有可能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出现发育不良的情况,甚至对智力发展也会产生阻碍,还容易引发神经衰弱、偏执、强迫等让人揪心的症状呢。
还有啊,有些家长总是追求完美,眼睛里容不得孩子有丁点儿不达标。孩子明明付出了努力,取得了成绩,可就因为没达到家长心中那所谓的 “最佳” 或者 “理想” 标准,家长便轻易地将孩子的努力全盘抹煞。要知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靠着外界的评价来慢慢建立自我评价体系的呀。家长长期这样的否定,就像在孩子的心里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让孩子没办法正确地看清自己,久而久之,自信心就被一点点消磨殆尽了,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怀疑自己,觉得自己好像做什么都不行。
另外,不少家长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那可是常常没注意言辞,不经意间就把事实给夸张歪曲了。本来可能就是芝麻大点儿的小事,到了家长嘴里,就成了天大的事儿。家长可能觉得就是随口一说,可孩子却当了真呀。这种歪曲夸张的表达习惯,就像一颗坏种子,种在了孩子的心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等孩子长大了,就容易出现各种不良行为,撒谎、爱吵架、欺骗、偷窃甚至有攻击性行为等等,犯错仿佛成了家常便饭。
其实啊,家长本应该成为孩子的一面好镜子,用积极健康的言行去映照出孩子成长该有的模样。当孩子调皮不听话的时候,靠那些充满 “言语暴力” 的方式去解决,那可真是大错特错了。虽然这些话可能一时让孩子安静了、听话了,可给孩子心灵造成的创伤却是如影随形,会深深地扎根在他们心底,影响着他们的一生呢。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真的得好好意识到心理惩罚的严重性,别让这无形的伤害,成为孩子成长路上难以跨越的坎儿啊。要知道,守护孩子的心灵,比纠正他们一时的行为可要重要得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