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川的永新板房区,这里居住着5179位居民。在这片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方,你可以看到妇女们在公用水房辛勤地洗衣,小卖部的店主们坚守着他们的店铺,而老人们则牵着稚嫩的孩子,蹒跚地走过。这里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却整洁有序,充满了温暖的人情味。
然而,就在这片看似平静的板房区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心理创伤。基层干部赵大姐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地震已经过去快一年了,但那些丧偶丧子、残疾、家庭重组以及性格脆弱的人们,仍然面临着严重的心理问题。他们中的许多人,在白天或许能够强颜欢笑,但到了夜晚,却会独自哭泣,思念逝去的亲人。
“5·12”这个曾经普通的日子,如今已经成为了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尽管我们在过去的一年里,通过各种媒体看到了灾区同胞们重新绽放的笑脸,感受到了他们乐观坚强的精神,但内心深处的伤痛,却并非那么容易就能抚平。
驻守在北川中学的心理学教授申荷永深知这一点。他告诉记者,许多失去父母的孩子在白天会高高兴兴地玩游戏、上课,但到了晚上,他们却会哭着醒来,呼唤着爸爸妈妈。为了帮助这些孩子走出心理阴影,申教授和他的团队在教师与学生的辅导室之间设置了一道屏障,以免让学生看到老师进来做心理辅导时的脆弱。然而,就在前一天,一个失去孩子的男老师却忍不住在学生面前泪流满面。
那么,震区人民心中的隐痛到底有多深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危机干预中心主任王文忠博士提供的一组数据或许能够说明问题:在北川、绵竹和什邡的1500名板房安置点居民中,高达68%的人存在无望、抑郁、创伤后应激综合征或躯体症状的情况,急需心理服务。
心理重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唐山地震的资料就显示,震后20年,余生者患心理疾病的风险仍比正常人高出数倍。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短期的心理援助,而应该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坚持。中国心理学会提出的“心理援助应该坚持20年”的理念,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目前,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复旦大学心灵花园工作站等机构已经制定了为期3年的集中心理援助计划。申荷永教授表示,这3年将是心理重建的关键期。他们希望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帮助,让更多的人走出阴影,重拾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同时,他们也强调,在特殊的日子里,如节日、祭日等,心理援助的需求会更为迫切。因为这些日子里,那些丧亲失子的人们会更容易睹物思人,触动内心的伤疤。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度过这些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