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为了迎合他人而做出一些妥协。但是,当这种行为变成一种强迫性的、成瘾的模式时,就变成了“取悦症”。本文将深入探讨取悦症的心理机制,以及如何通过改变思维方式、学会拒绝和内化成就感等方法,摆脱过度迎合他人的困扰。
一、取悦症的心理机制
取悦症是一种对他人认可上瘾的心理模式,患者会努力让每个人都满意,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快乐。心理学家将其称为“冲突避免”,患者会把对抗和愤怒看作危险的情感体验。取悦症的三个心理要素——思维、行为和情感,构成了一个三角形,它们彼此互为原因和结果。例如,强迫行为受畏惧和逃避情绪驱动,并由扭曲的、有缺陷的思维所支持。
二、取悦症的类型与症状
取悦症主要分为三种类型:认知型、习惯型和逃避型。认知型取悦症患者陷入自我亏待的心态,认为他人需求高于自己的需求;习惯型取悦症患者被迫牺牲自己的需求,照顾他人的需求,几乎从来不说“不”;逃避型取悦症患者通过逃避令人不安的情感来保护自己,畏惧愤怒、冲突和对抗。
三、如何改善取悦症?
1. 去掉头脑里的“应该”
取悦症患者在脑海中缺乏弹性和余地,总会说“我应该这样、那样”。有意识地把这些“应该”替换成“如果我愿意”的句式会好很多。比如“如果我愿意,我可以满足那些重要的人对我的要求和期望”、“如果我愿意,我可以在重要的人面前保持愉快和乐观”。这样一来,对自我苛刻的要求就被软化了。
2. 学会拒绝
取悦症患者最大的困扰之一是不会拒绝别人。可采用拖延方法,比如对方在电话里向你借钱,而你的内心其实并不想答应——并且你很清楚,如果答应之后自己将后悔——这时你可以选择先拖着,说过段时间再答复。这样推脱几次对方就会明白你的态度,而你也不会被别人的要求所控制。
3. 学会自我认可
取悦症患者对自己的评价往往都来自别人,他们习惯于否定自己,从不奖励自己。因此要设法多给自己正面评价、给自己奖励,不把自己的成就感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之上。真正的成就感永远来自于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