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时常会回顾过去的自己,从中探寻成长的足迹。当我们觉察到昨日的自己显得稚嫩时,那正是我们仍在前行的标志;而若觉得今日之我与昨日无异,那便意味着成长已停滞。
成长,这一充满挑战与探索的过程,总伴随着得与失的交替。我们不断捡拾新知与经验,又不断舍弃不再适用的旧观念。直到人生的终点,我们方会领悟,所捡与所弃的,其实都是同一种珍贵的东西——记忆。
成熟的另一层涵义,或许是从容不迫。面对世间的种种磨难,我们学会了以冷静的心态去应对,甚至有时会显得铁石心肠。街头巷尾,形形色色的乞丐或许已无法再触动我们的同情之心,不知何时起,我们已能面对他人的泪水而无动于衷。这种所谓的成熟,有时却让人不禁感到悲哀。
曾几何时,惊喜这一情感已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以往,好友突然造访家门,带来的那份意外之喜,如今在繁忙且注重个人隐私的都市中已难觅踪迹。过去,收到一份意外的礼物会让我们欣喜若狂,但如今,在“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道理的熏陶下,我们变得谨慎而多疑,对于突如其来的好事,往往只会心存疑虑。当我们洞悉了偶然背后的必然,一切神秘感与惊喜便荡然无存。
说实话,我内心深处一直对“天真”这个词抱有好感。天真,代表着一种纯真无邪的特质,对异性而言,这或许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然而,在现实中,若被人冠以“天真”之名,却往往会让人感到羞愧难当。因为天真背后,往往隐藏着幼稚的意味。为了避免被人嘲笑幼稚,我们不得不舍弃那份天真。
有哲人曾言,生活中并不缺少感动,缺少的是发现感动的眼睛和心灵。曾经,我们很容易被一句话、一篇文章、一部电影所打动,感动得泪流满面或开怀大笑。然而如今,面对电影和电视,我们往往只会报以嗤笑,即便有所感动,也只是转瞬即逝的微弱情愫。曾经害怕面对离别的场景,因为那总会让我们伤心欲绝。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朋友们的来来去去,送别的场面已变得麻木不仁。现在我们依然害怕送别,但害怕的已不再是流泪,而是无法流泪的无奈与痛苦。慢慢地,一切变得理所当然,我们眼中的付出与收获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与感动。
从小到大,我们总被告诫不要活在幻想之中。因为幻想的世界虽然美好,但回归现实时的心理落差却让人难以承受。然而我想说,能够幻想的人至少是快乐的,至少在幻想的那一刻是快乐的。记得以前睡前总会幻想一番才能安然入睡,躺在床上想象着心仪的人和事,连梦境都变得更加美好。然而近年来,我却时常不自觉地打断自己的幻想,每当思绪开始飘向美好的幻境时,总会有另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别傻了,那是不可能的。”于是,在郁闷中沉沉睡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不敢提及自己的幻想,也越来越不敢放飞想象的翅膀。
人的欲望总是无止境的,随着见识的增长,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站着时想靠着,靠着想坐着,坐着又想躺着,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通病。好听点说是不断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但实际上却是一种不知足的表现。我们活着活着就变成了永远在寻找食物的狼,比狼更可悲的是我们永远不知道满足。手中的山鸡还没吃完就盯上了前方的野兔,不懂得珍惜手中已有的而去追求遥不可及的目标的人是可悲的。最终他们只会失去更多原本可以拥有的东西。知足才能常乐啊!
归根结底地说来,我们逐渐淡去的最珍贵的情感其实是快乐。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寻找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已变得越来越难。但只要我们能够珍惜当下、感恩拥有、保持一颗天真且知足的心去面对这个世界,或许那份久违的快乐就会重新回到我们的身边。